首页 > 技术文档 > 检测和防治PM2.5颗粒用的传感器

检测和防治PM2.5颗粒用的传感器

发布时间: 2019-06-29 21:25 阅读量:
 

空气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引发人们深思,你知道吗?PM2.5等颗粒物进入人体后到了哪里?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伤害?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颗粒物有四种,分别是PM50、PM10、PM2.5和PM0.1,这四种颗粒物都会分别可以到达人体的什么部位,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伤害呢?

PM0.1

PM0.1是可以到达人体的免疫系统,PM0.1是纳米级超细颗粒物直径(小于100纳米),远小于规范的PM2.5和PM10,PM0.1是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锰铅钛钒等金属元素的PM0.1颗粒,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PM0.1超细颗粒物易进入肺泡、血液、神经系统等,有研究表明其和白血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PM2.5

PM2.5是可以到达肺泡的。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顺利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我们吸进去的PM2.5,因为太小,也能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进而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PM10

PM10可以到达咽喉,PM10以下的细颗粒物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咽喉是PM10的终点站,咽喉表面的豁膜细胞分泌的豁液会粘住它们,每个砧膜细胞还有200根纤毛(也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停地向上摆动,就像逆水划龙舟一样。我们天生的这种生理功能就是为了阻止PM10继续下行。

PM10积累于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积累越多,分泌的粘液也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

PM50

PM50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它通过呼吸进入你的鼻腔,但是由于个头太大无法再继续前进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问:是不是我们鼻腔里的鼻毛挡住了PM50?其实不是,鼻毛可以挡住PM75以上的颗粒物,但挡不住PM50。能挡住PM50的是鼻腔砧膜细胞的纤毛,这些纤毛肉眼看不见,很细密。而且,鼻腔里的豁膜细胞分泌的戮液还可以把PM50粘住,让它们无法前进。

PM2.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的无机的分子,是致病之源。细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细菌有一比。

PM2.5是直径为2.5微米的细颗粒物,细菌则是微米级生物,大小多为1微米、几微米,也有十几微米的。也就是说,PM2.5和细菌一般大小。

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健康,我们需要检测和防治PM2.5等颗粒的来源和扩散,广州勒夫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良好品质的PM2.5传感器来检测PM2.5等颗粒的浓度,进而有效的治理雾霾等恶劣气候。

广州勒夫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GDS06红外pm2.5传感器

GDS06<a href='http://www.luftmy.com/h-col-706.html' target='_blank'><u><a href='http://www.luftmy.com' target='_blank'><u>红外pm2.5传感器</u></a></u></a>

检测原理:红外光散射原理

检测粒径范围:0.3~10μm

PM2.5输出一致性:>100μg/m3允许最大误差±15%

                             <100μg/m3允许最大误差±15μg/m3

输出量程:0~500

信号输出:PWM、UART

LD09激光PM2.5传感器

LD09激光PM2.5传感器

检测原理:激光米氏MIE球形散射原理

检测粒径范围:0.1~10μm

PM2.5输出一致性:>100μg/m3允许最大误差±8%

                             <100μg/m3允许最大误差±10μg/m3

输出量程:0~1000

信号输出:PWM、UART

LD16激光PM2.5传感器

LD16激光PM2.5传感器

检测原理:激光米氏MIE球形散射原理

检测粒径范围:0.1~10μm

PM2.5输出一致性:>100μg/m3允许最大误差±8%

                             <100μg/m3允许最大误差±10μg/m3

输出量程:0~1000

信号输出:PWM、UART


友情链接:施耐德电气断路器施耐德变频器接触器塑壳断路器空气断路器

粤ICP备19063948号-1

CopyRight 2012-2021 广州勒夫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020-8370-6905

技术服务

158-7527-1139

产品咨询

153-2201-4708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