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热线:
158-7527-1139
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设计原理是使用光谱吸收原理来测量甲烷气体浓度,此传感器测量值精准,抗干扰强,并可长时间工作。适用于煤矿井下存在瓦斯、煤矿爆炸等危险的环境。
“多普勒”效应是什么?“多普勒”效应可以相近理解为当一辆机动车迎面驶来的时候,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音调越来越尖;当车离开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比原来低,音调也变弱变低。从科学角度解释,即是音波在波源逐渐传递到人的时候接收的频率变高,而在远离波源的时候接收频率变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多普勒”效应。
基于IO-Link接口的小型激光传感器,是一种可测量微小颗粒物以及间隙的专业测量仪器。IO-Link是一个独立于制造商的数字接口。IO-Link充分利用了智能传感器的特性,为自动化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优势:点对点连接具备现场总线功能,并允许与传感器级进行持续通信。控制系统使用统一软件,操作方便快捷。用户能够修改参数,如零点、行进方向或分辨率。采用简单的三线无屏蔽电缆布线,大大节约了成本。
为理清我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及其主要来源变化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理,市环保局在2014、2015年连续两年公布PM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PM2.5来源解析研究业务化工作,目前已组织完成了2016年度PM2.5来源解析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工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对生产环境的无尘车间工程中含尘浓度提出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其生产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空气洁净等级和控制生产过程所需各类相关物质的供应质量。例如,在胶片生产中,胶片若受到了尘埃的污染,将会发生乳剂氧化,活性减弱,pH值变化等,从而影响胶片的感光性能。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灰尘传感器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洁净室中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智能微尘(smart dust)是指具有电脑功能的一种超微型传感器,它可以探测周围诸多环境参数,能够收集大量数据,进行适当计算处理,然后利用双向无线通信装置将这些信息在相距1000英尺的微尘器件间往来传送。智能微尘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外,还可用于健康监控,环境监控,医疗等许多方面。
说起红外和激光,大家可能都听过非常多,红外和激光并不仅是用于高端科技产品中,就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也产品中,也有不少是用了红外和激光技术的,比如我们每天都在用的手机,大部分都有红外功能的。此外,很多我们居家使用的产品都是用到这两种技术的。
入冬以来,室内空气干燥,很多人开始用加湿器来调节空气湿度。不过,关于家用使用加湿器,很多人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的不当,一些操作可能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家用加湿器的使用小科普;
PM是指颗粒物,PM2.5是细颗粒物的其中一种称呼,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PM2.5的意思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的主要污染来源有2个,一个是人为造成的,一个是自然界形成的。
可能很多人认为PM2.5就是雾霾,雾霾就是PM2.5造成的,到底是不是,我们首先来科普一下一些基本知识先。什么是雾霾?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接近地面的空气因气温下降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颗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也称灰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布格-朗伯-比尔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